中国非遗文化网
最新文章
  • 浙江省
    浙江省

    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于2005年、2007年公布了两批,共计289项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,保护成果具中国首位。浙江省于2007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定地方法规,不断对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资金扶持和保护力度。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,浙江文化已经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。2005年5月...

  • 福建省
    福建省

    正在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,福建莆仙戏《踏伞行》入选终评,高甲戏《送枪》入选群星奖终评。近年来,福建省通过多项措施,推动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传承,成果丰硕,使得表演艺术类非遗在当代焕发光彩。培育表演艺术土壤福建将传统戏剧、传统音乐、曲艺等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南音、木偶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...

  • 河南省  河南淮阳刮起非遗旋风 文化遗产传承不绝
    河南省 河南淮阳刮起非遗旋风 文化遗产传承不绝

    河南淮阳刮起非遗旋风 文化遗产传承不绝2月21日,伴随着备受瞩目的淮阳“太昊陵朝祖会”拉开大幕,一股非遗旋风同时在龙都刮起。在第十三届“中原古韵——中国(淮阳)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”(以下简称展演)开幕式上,山西翼城花鼓率先登场,随后,四川清音、陕北说书、广西壮族打扁担、浙江越剧等也相继登台,高品质的国家级非...

  • 江苏省
    江苏省

    《江苏百种非遗》即以江苏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,根据同类合并,分86项对其进行逐一解说,同时兼顾与其他地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。但囿于篇幅所限,挂一漏万,仅以此抛砖引玉,与各界同行商榷。...

  • 四川省
    四川省

   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11月24日,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正式公布,共有10个大类的308名传承人入选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是非遗传承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07年以来,我省先后认定了6批76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他们积极参与传承活动,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第七批省级...

  • 山西省
    山西省

    近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的2022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推选宣传活动公布了2022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100人候选名单。山西省的王灏伟(莲花落传承人)、余艳平(惠畅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)、陈素琴(上党梆子传承人)、赵翠林(高平绣活传承人)、蔺涛(澄泥砚传承人)、薛生金(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)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...

  • 山东省
    山东省

    山东非遗是比较多的,有多达173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,分别是蹴鞠、徐福传说、聊斋俚曲、海洋号子、鼓子秧歌、胶州秧歌、吕剧、皮影戏、胶东大鼓、山东大鼓、孙膑拳等等,展现着齐鲁文化的独有魅力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、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,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...

  • 吴歌
    吴歌

   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、说书或南词,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。是一门古老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。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,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。弹词一般两人说唱,上手持三弦,下手抱琵琶,自弹自唱,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。评弹有说有唱,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,即一人的单档,两人...

  • 285年只做一碗红糖,79岁非遗老糖匠守艺更守心
    285年只做一碗红糖,79岁非遗老糖匠守艺更守心

    生活实苦,记得给自己一点甜。每年金秋时节,是巧家县白鹤滩甘蔗的收获季。大片大片的甘蔗,经过一个夏秋的酝酿逐渐成熟,吸满了糖分,在风中轻轻摇荡。郭发万老人他要仔细挑选最肥嫩多汁的甘蔗,这是制糖关键的第一步。从11岁开始,郭发万就在糖坊做学徒,60多年过去了,老郭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糖匠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...

  • 苏绣
    苏绣

    苏绣,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,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。苏绣起源于苏州,是四大名绣之一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苏绣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,现已遍衍无锡、常州等地。刺绣与养蚕,缫丝分不开,所以刺绣,又称丝绣。清代确立了"苏绣、湘绣、粤绣、蜀绣"为中国四大名绣。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,真可谓...

<< ···818283··· >> 82/84